听《狼牙山五壮士》有感听《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听《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听了徐晓健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小学课堂,被五位壮士的壮行所震撼、壮举所感动。作为教者徐老师带我走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作为听者我被深深感染。
徐晓健老师的这节课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情动而辞发。学生饱含深情的琅琅读书声读出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悟与收获。相信即使经历岁月这节课也会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中。一篇英雄题材的精读课文在徐晓健老师的讲解下,一个个英雄形象鲜活起来。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
一、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声音,有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才是开放性的课堂最真实的体现。
在教学五壮士做出抉择的这一板块时,徐晓健老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我选择第一条路你会不会指责?”“如果有人选了第一条路你会不会批评?你是怎么看带战士的选择的?”孩子的思想一下子就被解放出来。可能这是一堂公开课,也可能孩子们被徐晓健老师渲染的气氛所感染,尽管我们没有听到孩子有个性的表达,不过构建开放的课堂就是要允许孩子说不同的意见。我们要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思想空间。
二、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
以“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引入,抓住题眼扣住“壮”字引导学生理解“壮情”、“壮行”、“状语”、“壮举”,走进文本感受战士们勇敢顽强、舍己为人的精神。整节课被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牵着,生生互动良好。
三、教学细节的设计巧妙、目标明确。
1、抓关键词、句进行教学。在教学“壮行”时,紧抓住关键词句,如“走”、“石头像雹子一样”、“砸”“紧跟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2、对比悟法、以读为主。语文是形象的,通过形象的对比“走!”与“我们还是走吧!”以及“砸”与“扔”、“投”、“掷”的感情色彩,向学生渗透文章中遣词造句的精准性。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是辩证的统一体,阅读教学必须传授有效地学习方法。第二段与第四、五自然段同为痛击敌人,第四、五自然段却集中描写班长马宝玉一人的奋勇杀敌。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发现给予学生作文写法上的指导,写作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一分为二的分析,综合这节课情况,有几点建议:
1、课堂应该是生生参与都,每个人都应有发言的机会。在教学“壮行”,我觉得未尝不可采取小组教学的模式,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又让每名学生都可参与其中,在交流的基础上,每名学生都有收获。课堂上存在一点小瑕疵就是并没有对第二段“壮行”进行理解,我想在给学生自主的同时,这时教师如果适时的引导将话题直接过渡到这一处会更好。
2、这篇文章中曾先后两次提到胜利的完成任务,我觉得在教学两次“壮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然学生体会,同样是胜利完成任务,两次有什么不同。即深化了对“壮行 ”、“壮情”的理解。也顺势解决了课后的第四题“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任务,那一次作为重点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问题。
3、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包括学生的勇于创新和独立思考精神。这节课结尾徐晓健老师给出两份材料;一是五壮士中的“幸存者”,一是日军向五壮士“致敬”。如此刻抛出问题“假如将来重编教材,把这些材料写入教材可以吗?为什么?”以问题的形式让孩子去思考,让孩子大胆去说去思考。我想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放性的问题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
徐晓健老师以一首诗歌结束了课堂,豪迈的音乐,撼人心的诵读,让我们觉得这不仅仅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节雄壮豪迈的生命礼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听《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