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上学期,我就跟吴畏老师借了陶行知老先生的《中国教育改造》,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所以在寒假中才得以拜读。《中国教育改造》是一九二八年,陶行知先生主持晓庄师范时,为了祝贺陶母六十寿辰,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选编成的一本教育文集,书中收了三十三篇著作,写作时间约自一九一八年底到一九二八年初。书中内容概括了一九二八年以前各个时期他对中国教育的考察、研究,深入实际,提出的教育改造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受到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其中的《生活教育之特质》一篇给我印象最深。
陶老在这一部分由狸猫换太子那出戏引出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随后又道出了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这六个特征全面深刻揭示了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划清了真生活教育与假生活教育的原则界限。就拿生活教育第一个特点——“生活的” 来说吧。当时,陶行知先生是针对传统的学校教育“要有名人阔老介绍才能进去”“有钱,有闲,有面子,才有书念”的现象,提出平民“要从生活的斗争里钻出真理来”“我们钻进去越深,越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 ”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已是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强调 “生活教育”,则是基于对原有课程设置的改革,“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 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改革的目标》[试行])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育过程也即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新的课
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同时,根据教育原理,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但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应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今天,我们准确全面地把握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的特征,对提高生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学习陶行知先生的《中国教育改造》,让我认识到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同时,也让我对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中国教育改造》读后感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