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1.3 认识米 用米量【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1.3 认识米 用米量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1.3 认识米 用米量

1.3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4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理解1米=100厘米是重点。难点是学生估算意识和策略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
米尺或卷尺,绸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 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自测量初步感知 米 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
二、探究体验。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
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师: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 停 (学生活动)。
启发:指着拉开的绸带,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
(可以用尺量)
那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尺量一下。
(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样测量你感觉怎么样?
(很麻烦)
师: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很麻烦。那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绸带的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2)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3、用米尺量。
(1)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1米的绸带。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课件演示)
(2)提问: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刚才在自己身上估计的1米
对不对?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标签帖正确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4)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问: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
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
学生可能想到 ,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牌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组织交流。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米的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并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米 。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1)猜:1米大约有多长?问题一出,学生便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看法。当老师出示一把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1米时,学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双手比划着1米大约的长度。(2)量:告诉学生1米的长度,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两人拉线,两人用刻度尺测量,这时就有小组得出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3)比划。四人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拉一拉线的长度,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张开两臂比一比,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米的长度,接着便闭上眼睛想1米的长度,建立起了1米的表现。。然后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概是1米,再通过比较1厘米和1米的长度,进一步的使学生认识到,用米做单位是量比较长的物体,课堂上学生参与面还是比较广,大多数学生兴趣还是比较浓。
这堂课将身边的事物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去实践、去体会、去感悟、去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1.3 认识米 用米量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