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程》教学案例《认识方程》教学案例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认识方程》教学案例

案例:在教学完方程的意义与解简单方程后,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题时,出现了这样的解法:
习题:一架录音机原价X元,优惠45元,现价128元。
列方程:X=45+128。
在讲评时我把这个方程写在黑板上。学生看到这个方程开始议论纷纷。
师:对于这位同学的解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生1:X=45+128不是方程,他把X单独放在一边了。
生2:是方程,只要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就是方程。
生3:老师我觉得应该把这个方程改为X-45=128或者X-128=45才是正确的。
(有的学生没有表态,带着疑惑的表情。)
师:从方程的意义来看X=45+128,它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它应该是方程。如果从这个方程表示的等关系上看,它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原价=优惠价+现价
师:是的,这道题要求原价,根据数量关系原价等于现价与优惠价的和,方程X=45+128实际上就是过去我们学过的算术法的算式。因此在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时,我们一般不列这样的方程。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把X单独放在一边就是这个意思。(我这么一说,下面学生有的点头,有的发出“哦”的声音。)
反思:
方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刚接触方程的小学生来说,由于长期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形成的定势,所以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受到算术法思路的干扰,列出形如X=a±b或X=ab这样的方程,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要以一个字母为代表和已知数一起参加列式运算这一点也不是很理解,所以就容易出现象 X=45+128这样的失误。另外列方程解答问题具有优越性,但在一步计算的问题中这种优越性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学生往往更习惯于用算术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我想这应该也是导致学生列出X=45+128这类方程的一个原因。要让学生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方程的优越性,这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过程。当学生的练习中出现以上情况,我们应该在肯定其正确的前提下说明一般情况不列这样的方程。为了避免算术思路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进行对比,区别两者在思考方法上的不同,使学生理解把X单独放在一边所列的方程实际上是应用了算术法的思考方法,这样的方程是没有意义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认识方程》教学案例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