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环境,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渠道,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个体生命的充分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师生生命的整体价值,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学生 主体 活力
“让课堂成为生命活力的主阵地”的呼号提出后,无数教师为之动容。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正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其生命价值,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的教材,但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环境,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在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充分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师生生命的整体价值,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一、问:注入课堂以活力
问题是不竭的学习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生疑”——“释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是:让学生“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只有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那么怎样让步学生产生自己的问题呢?
(一)情境是“想问”的土壤
问题是从“问题情境”产生的,没有问题情境,学生就不可能带着问题来学习,他们也就没有了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更不可能有问题。因此,要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自身需要,那么,首先要创设具有实效性的问题情境,使其不得不问。如:教学“4的乘法口诀”(北师大教材第三册),在学生通过观察“小熊请客”图后,老师说:“猜猜老师会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让大家思考”,学生表现的欲望一下被激活了。生1:用什么方法很快算出几个4的得数?;生2:怎样很快编出4的乘法口诀?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把老师想提出的问题猜中了,还把老师没想到的问题也提出来了,真了不起。这样,学生不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从情感上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当其在小组合作解决自己的问题——“怎样很快编出4的乘法口诀”时不仅兴趣盎然,且思维敏捷、灵活,有的从已学过的“二四得八”或“三四十二”、“四五二十”入手,按规律编出其余几句口诀,还有的用连加的方法算出统计表中的得数,再根据几个4的得数编出“4的乘法口诀”,还有的从“一四得四”入手,依次往下一句比一句的积多4,编出“4的乘法口诀”等等,场面非常热烈。一个挑战的问题情境,滋生出了学生自己的问题,正是因为是自己的问题,学生的探究、发现才那么主动,才那么“不顾一切地表现自己”,这时的课堂已成为学生发展的阵地。
(二)互动是“敢问”的乐园
“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它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的过程。①只有师生们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只有构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一是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学目标能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也就会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在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是平等的朋友,这样的课堂师生交流较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师生关系由此才能构筑成一个自由对话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乐园;其次是生生互动,让思维在共振中引发。由于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畅所欲问”的机会。在生生互动中,各自可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诱导是“疑问”的源泉
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置“破绽”巧妙诱导,使学生有疑可质,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切入点。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引导学生首先从自己在学习中不明白处入手,学会质疑,教师引导时,适当赋予一些激动性的语言及情境;如:猜猜“淘气”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谁敢说出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等;其次,是鼓励学生找问题,如: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样?”,“不这样行吗?”,“还可以怎样?”等等。当学生的各种学习疑问被激发起来后,可能会象“脱僵的野马”,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开展,但这时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对问题的归类取舍,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把握数学的实质,这样来提升质疑的品位。
(四)尊重是“爱问‘的天空
动人的旋律需用不同的音符去填写,多彩的社会需要有丰富的个性来构建。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提问水平参差不齐,常常有超越“常规”的现象,违背“逻辑”的“悖论”,而很多时候,又往往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的掺杂。因此,尊重学生独特的感觉、体验和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追求的境界。在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定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①,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因势利导,“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把过去老师包办代替分的课堂学习小组,变成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经过实验,学生都是找和自己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结合为一组,这样,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顾虑没有了,学习的信心增加了,敢于提问的勇气足了,学习兴趣也浓了。学习成绩强的学生,自发的一种竞争意识使他们
在学习探讨过程中总是想超越对方,于是他们提出的问题,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也都各有千秋,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自然转化成了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感到学无止境,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更是无所顾忌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质,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才华,课堂才会充盈着生命的活力,才会精彩纷呈,老师也才会享受到教学的幸福。
二、趣:带给课堂以生机
回归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充满快乐与幸福的课堂。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孜孜以求的精神,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设置悬念生趣
好奇心不仅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本能,产生“自我需要”的主要因素。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哪“多余的重复”,“不必要的辅垫”,“无效的分析和讲解”等,经过巧妙的加工,溶铸造成一个一个的“悬念”留给学生,这时,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会象我们看文学作品或电视剧情绪最高昂时,荧屏上却出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字样的心情一样,一种一定要看个究竟,弄个真相大白的热切期待感,变成强大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课始:老师出示“从小爱科学”字样,要求学生从左至右反复默默地数这几个字,只要学生报出几,老师马上就能说出学生数到的是什么字,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好奇,“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需要”的内驱力,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堂课,我先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动手操作等一系列活动,证实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之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由于受等分除法负迁移的影响,不加思索就说出了“是90度”,这时老师肯定地说:不对!学生却惊奇不已,
由“疑问”产生“悬念”,新课后又一次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由于新的矛盾需要解决,学生再次探索学习的强烈愿望油然而生,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的再次学习和探索,仍然兴致勃勃,毫无倦意。像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引起“悬念”,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和一种迫切需要的情境之中,学生再不以力学习是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使他们自学地、高高兴兴地探究,发现和创新。长此以往,一种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也就由此而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受益无穷。
(二)以精心布疑诱趣
以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且处于学生认识结构“最近发展区”的非常规性问题为素材,可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排”状态,引起认知冲突,产生认知失调,从而诱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
1.巧用学生定势心态布疑:如教学三角形面积一堂课,当学生通过自学初步知道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底×高÷2”就等于三角形的面积呢?学生却不加思索地回答:“因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所以,底×高÷2等于三角形的面积”,接着老师出示一个较大的三角形和一个很小的平行四边行,问: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吗?“疑”使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进一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热情高昂。这样巧妙的设“疑”,既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学习能力。
2.利用学生的可逆心态设疑:“如甲比乙高,乙就比甲矮,可是一个数加上它的一半再减去它的一半,结果并不等于原数,这是为什么呢?”等等。象这样的“疑”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精心设计的,所以,学生只要通过“跳一跳”就会摘到果子。长期这样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还对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大有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变消极被动的等待为积极主动出击,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三)以引导操作求趣
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必须由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诱发其学习兴趣切实可行的好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操作,在验证课本中的公式、定理或某种结果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而且对于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大有帮助。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在自学教材后质疑:圆锥的体积真的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通过引导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结果各组意见不一,学生又一次产生了疑惑,又经过再一次的操作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或实验不够细心所引起的变化。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又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又如,教学“角的认识”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拿出来,按要求,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这样几种答案:(1) 还有3个角;(2) 还是4个角;(3) 有5个角。这样,不自觉地又引起了学生思维的一种“不协调”:剪去一个角角的个数还可以比原来的角的个数多,正是这种“不协调”使学生感到惊奇和激动,感到数学知识真是奇妙无穷,正是这样的“不协调”,让学生的心中充满想
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正是这样的“不协调”,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生的热爱。
三、用:赋予课堂以魅力
数学的生命力就在于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用数学,用也是“学”的归宿,“学”的价值体现。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现实生活是 “用”的源泉
现实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和应用的不竭源泉。通过处理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投身于活动,从而应用数学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对数学本身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生活原型,经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上升到数学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亲身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例如:一位老师教学圆的周长:先让学生用滚动法及绕绳法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把对圆周长的测量还原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唤起学生的经验,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怎么量出它的周长?”,一个巧妙的“陷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一番争论与探索后,概括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归宿。在学生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让学生为学校会议室的大圆桌买一块桌布,并缝上花边,大概需要多少布?多长的花边?如果用50元的班费买,怎样用比较好?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他们会发现买这样一块布要考虑很多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知识从生活中来又为生活所服务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真正获得鲜活的充满生命的数学知识。同时又受到优化思想的熏陶,体验到了数学对生活的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问题解决是 “用”的根本
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儿童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励学生独立思考,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使不同的人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教学《租船》(北师大教材第四册),在学生观察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解决“9个学生坐船,每只船限坐4人,至少需要几只船?”时,有的学生通过计算:9÷4=2(只)……1(人),判断至少要3只船;还有的用猜测的方法:4×(2)=8,因为8<9,所以,至少3只船;(3)×4=12,因为12>9,所以至少3只船;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老师都给以肯定与鼓励,并不把统一的模式强加给学生。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让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同时也弘扬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求异创新是 “用”的灵魂
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讲究严谨的逻辑,更需要探索和创新。教师的任务是:时时做有心人,用睿智的眼光去发现、挖掘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蕴涵的创新因素。再恰当的引导,适度点拨,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变学数学为做数学,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的过程。例如: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作为创新资源。一位老师在让学生解答:“一种织布机5台2小时织布160米,某车间有20台织布机,8小时一共织布多少米?” 一题,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结果是:160÷5÷2×20×8=2560(米),可有一位学生的结果却是:160÷5×8×(20÷5)=1024(米),从结果看,显然是错误的,可这位老师却“慧眼识英雄”,一下发现到这种错误结果中含有的“创新”成份,于是请错题的学生大胆说出他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这个孩子立刻发现了自己的错处,改为:160÷2×8×(20÷5),当这位学生再次计算得到正确答案时,我想:这位学生的成功感和快乐感,对他这一生的发展都是极大的鼓舞,其他学生也因此受到启发,不再局限于“常规思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得出了如:160÷5×20×(8÷2),160×(20÷5)×(8÷2)等
不同的解法。由此可见,教师课堂上的善待、宽容加上睿智,充分“利用”错误作为引导学生创新的资源,不仅为学生开辟出一个创新的“新天地”,还激发了创新的情感,激活了创新思维。
总之,课堂上教师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引导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以人为本,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求乐,乐中求思,思中求异。只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充满创造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