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浅谈如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浅谈如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朱作仁教授在《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指出:就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回合”,一是由语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是侧重理解的阶段;二是从探索到中心思想出发,研究怎样布局谋篇,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表,是侧重学习写作角度的阅读阶段。的确如此,阅读大抵经历这两种心理进程,这是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其中第二个“回合”,恰好与写作的心理过程相吻合,即阅读教学中包含了作文教学的指导,形成了学习文章时的读写结合。
一、读写结合运用领域
1、.运用语言过程中的读写结合
如果平时的阅读是在积蓄写作营养,那么写作时就是在运用这些积蓄,一个是“蓄”,一个是“放”,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将读与写联系起来。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范畴里的“读”是指积累知识,“写”是指进行习作。
2.言语交流中的读写结合
“作文时要想到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作文时应想到读者,作文中应该有读者,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引起共鸣。这里的“读”即读者,“写”即作者,这是最高层次的读写结合。
二、以读促写的对应训练
1.课内精读的训练
(1)抓描写生动的词句进行训练
描写生动的词不仅仅让我们能感受到文章的优美,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教师可以采取先指导情感朗读,继而将生动词句换成平实词句,然后比较朗读,体会描写生动句子的好处来进行训练。
(2)抓寓意深刻的词句进行训练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已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如富有哲理的、寓意深刻的、托物言志的,重在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领会,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词句必须放到课文中去,找出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才能深刻领悟。
(3)抓简略或空白处进行训练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表达上都有写得简略或省略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或拓展文章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想象,给文章简略或空白处加以补充,既使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作文的自信心,他们意识到自己能改课文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从而唤起了学生对作文的激情。
2.课外自由读的训练
这里倡导的自由阅读并不是无选择性和导向性的阅读,而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进行的既开放又有倾向的阅读。
(1)好词佳句的摘录
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不做具体规定,但我订了一个最低限度“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周必须作读书笔记。在练习本上摘录好词佳句一页,下一周利用早上几分钟,读上一周摘录的内容,这样反复吟读,不断积累。
(2)阅读评赏活动的进行
教师或学生看到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读给全班同学听,然后进行讨论,交流阅读心得。最后就文章的某一点或几点,学生进行片断练习。
(3)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队活动往往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主阵地,教师可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各类竞赛。如诗歌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小小话剧表演等。
三、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途径
由于读写结合的整体结构紧密相连,而以读促写的训练又可时时在课内、课外进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开源”问题。“开源”解决了,学生作文之流水会源源不断。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教学方法,进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
1.读中探写。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吸收写作营养。这种探写不是局限于语言技巧上的运用,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的探写。它包括:(1)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2)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3)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选择这些事例对表现文章有什么好处;(4)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等。
2.读中插写。为了学生更进一步领悟文章,依据文中的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插入一些片断练习。可以是扩写、续写、改写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如学了《滥竽充数》,让学生写写南郭先生逃走后的故事等,尤其是童话故事的续写往往最能吸引学生。
3.为读作文。这里的“读”是指读者,为“读”作文不妨称为“需要作文”。学生在作文时犹如与读者在正面交流一样,正是我们成人作文“一腔心思诉于君”的境界。这样的作文克服了为作文而作文的“遵命作文”,学生的作文往往真情流露,表达清楚。
4.读后仿写。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仿写也是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仿写可以借鉴一篇文章也可以借鉴多篇文章,可以仿写内容也可以仿写结构及语言,还可以仿写作者的风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浅谈如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