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一体化。”是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要求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是学校德育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学校、家庭、社区,是每一个孩子成长都离不开的教育场所,这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对引导孩子成长分别发挥着不同作用。如果忽视了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必将造成学校、家庭、社区三股教育力量的脱节,无论任何单方面的大投入,都无法产生积极有效的结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在充分发挥各自长处的同时,充分重视家庭、学校、社区的合力作用,构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
关键词:要涵、基本途径、联系
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的要涵。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故名思义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的依托和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础。社区是学生活动的天地,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必要补充。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实践者和执行者必须主动带动家庭。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地把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评价反馈给家长,并了解家长对子女、对学校工作的期望,以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任务。
学校还要主动融入社区,把教育延伸到社区。一方面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发挥学校在社区中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向社区开放场地、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促进社区的发展,从而反作用于学校教育。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教育网络的基本途径。
(一)发挥学校功能,指导家庭教育。
应该说,在构建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中,由于教育部门的职能以及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目标、任务,学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学校应该主动指导家庭开展教育工作,并积极与家庭沟通,促进学生成长。具体方法有:
1、组织家访或开家长会。每一个学年的开始或结束,学校布置家访任务,由班主任落实本班任课教师家访的人数,让每一个教师都走进学生家庭。家访或家长会中,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情况,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介绍在校情况,通过互相沟通,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统一教育要求。
2、家校联系的形式很多,除了传统的家访、家长会外,我校还有给家长的一封信、通知、喜报、亲情卡等书面联系,或电话和短信联系,或借助于先进的传播手段而进行的利用互联网进行邮件联系以及开放式的留言板交流等方式。各班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家校间联系方式,但不能完全用现代技术手段代替家访、家长会,因为尽管现代信息技术的沟通手段方便、快捷,但传统的家访和家长会的近距离、互动性等优点更便于深入交流,增进情感。
3、家校联系中,我校还注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来,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向家长委员会成员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听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外,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如教学观摩,观看学生演出,参与主题班会活动等等,都大大引发了家长对学校的关注,促进了家校的沟通和交流。
(二)开发社区资源,拓展学校教育。
社区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之一,但由于过于熟悉的缘故,社区的资源往往被学校、家长所忽视。从育人的目的出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区的广阔空间,挖掘学生校本活动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活动中学习、感悟、升华。
社区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社区的成员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尤其是老干部、老劳模、老专家、老教师、老军人等,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和热情,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支持。我校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等优势,聘请他们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 “法制辅导员”、“交通辅导员”、“家长学校教师”,邀请来校作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作法制报告,作交通安全辅导,做家庭教育辅导等。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和社会实践的课堂。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开辟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可以拓展学校德育空间。我校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志愿者社区服务实践,以“3.5”学雷锋活动日、“9.20”公民道德宣传日以及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等为契机,组织青少年学生深入社区,清洗报刊亭和沿街店铺墙面的“牛皮癣”,拾捡草木丛中的垃圾,参与社区环境卫生的维护工作;以少先队中队或团支部为单位与社区内孤寡老人家庭结对,定期上门提供服务。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弥补了学校教育封闭式和间接性所带来的不足,使学生在实践和锻炼中,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从而接触和吸收各种信息,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开展社会性调查活动,如社区噪音污染情况的调查,校门一条街的卫生状况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供社区改进工作。
三、落实沟通渠道,密切三方联系。
建立教育一体化网络,除了开展必要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不断完善、改进三者之间的沟通情况,做到三方的密切联系。
1、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有:(1)在校门口的显著位置开辟校务公开栏,及时通报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情况,宣扬好人好事,鼓励表彰先进,公开收费情况,增加校园的透明度。(2)设立校长信箱,公布校长电话,随时接受家长、社区监督员的评价,倾听社会各届对学校的反馈。(3)定期进行家长问卷,内容包括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对各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教师师德、家访情况等,学校集中统计家长的意见,再向全体教师反馈。(4)少先队大队部建立学生通讯网络,各个班级确定10个小通讯员,各小通讯员再分别负责联络若干同学,保证即使在寒暑假、节假日的时间里,也能把学校的重要事情通知到每家每户。(5)各个设立家校联系本,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由学生传递,在联系本上,主要由班主任记载学生的近期学习、生活、劳动的综合表现,然后家长阅后记载孩子在家表现。家校联系本每周至少传送两次。
2、学校、社区之间的沟通渠道。
学校与社区的沟通渠道有:(1)定期召开社区座谈会,互评双方的工作,每学期结束,都要对进行“社区评议学校”和“学校评议社区”的正常程序,以育人为目标,坦诚相待,真诚地指出双方工作中需要改进之处。地点可定在学校或社区轮流主持。(2)聘请社区监督员,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监督员应该是敢于直言和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社区人员,努力避免只会歌功颂德或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存在。
总之,学生的人格、情感、智力、经验、知识、意志、理想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完善和塑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交互作用和共同培养来完成。因此,要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尤其是学校德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注重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三者只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协调、统一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