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案例《9加几》教学案例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9加几》教学案例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逐步脱离实物正确口算9加几。
教学难点:体会算法多样化,优化“凑十”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数朋友,(出示10)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帮我们计算。下面看谁算的快:(出示算一算)
10+5= 10+7= 10+3= 10+8=
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回答,小结:他们都是十加几,10加几就得十几。
有了10朋友的帮忙,你们算起来快不快?现在你们看这里面可没有10朋友,9+4+1=
你怎么算那么快呀?(找到10朋友算起来就特别简单)
2+1+8= 3+6+4=
师:找到10朋友了吗?
师:你们算得这么快,都请谁帮忙?10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既然10朋友和我们这么好,我们就邀请它去参观运动会,好不好?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有一场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瞧!(出示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运动会上同学们都在做什么?
学生汇报
师: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就让后勤部给运动员分发饮料,发完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出示饮料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同学们,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这些信息完整地说一说吗?)一共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几(13),(你能算出9+4的得数吗?)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13盒。“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师生边说边动手操作“凑十法”
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课间休息:凑十歌
你拍一,我拍九,一九一九好朋友。
你拍二,我拍八,二八二八手拉手。
你拍三,我拍七,三七三七真亲密。
你拍四,我拍六,四六四六一起走。
你拍五,我拍五,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进行练习 巩固新知
1、做一做
师:那么9+5等于多少呢?请你跟着老师一样,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幻灯片)
(学生摆)
师:请你移一移,捆一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让一个学生到白板上展示,移小棒,画成一捆,并填写分的过程)
师:为什么你要把5分成1和4呢?5不是还可以分成其他的数?
生:因为1可以和9凑成10,再算就很方便了。分成其他的数就不能凑成10 了。
师:再摆一摆9+7。
2、揭题总结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2、3。
四、总结提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9加几》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是主要特点,他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即为什么用“凑十法”和如何用“凑十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1、检复练习 旧知铺垫
在检复铺垫环节,我设计了“4可以分成1和几,8可以分成1和几“等组成练习和“10+5= 10+7=”等口算练习。当学生口算后又追问:你怎么算得这么快?这些有针对性有层次的复习,使学生对数字“10”有深刻的印象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为本课的教学做了充分的铺垫。
2、完善表达 儿歌激趣
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会想但不一定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教学时,考虑到学生不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在计算9加4是怎么想的,我利用思维图帮助学生理解,并用彩粉笔进行标注,起到了提示引导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看到9,想到1,凑成10,再加零”的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即实用,又易学。在教学中间我还增添了学生玩拍手“凑十歌”的环节。这样既可以环节一年级学生上课的疲劳又可以巩固新知“凑十法”,还可以帮助教师维护课堂纪律,可算是一举多得。
3、动手操作 促进思维
教学例题时,我利用书中“运动会”的情境图引入新课,鼓励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和问题,对于发现有价值信息和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时,我利用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然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鼓励学生边描述边操作,更利于手脑的综合练习。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智力的起点。
4、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强大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初始,我引出了数字“10”朋友,口算中使学生发现有了数字“10”的帮忙,计算会更简单。然后邀请数字“10”参观运动会,很自然地引出新授内容,之后又播放数字“10”的录音,邀请同学们去“智慧岛”,但要进行闯关,完成任务。由数字“10”贯穿整节课教学内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如果把游戏引进课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但是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问题最大的就是课件中出现的情境图,在制作的时候没有认真审核,本来应该是运动会中数饮料的情境图,我却使用了例1图中学生往盒子里摆饮料的情境图,所以学生在发现数学信息时造成了很大的误导,我引导学生说了很多次,浪费了很长时间。
2、学生在利用小棒计算9+4时,操作了2、3次,每次摆的目的并不是很明确,学生也没有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都应该清楚。
3、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何引导学生去倾听他人的发言呢?有时老师说的话他都没听明白,更何况孩子的话了。但如果不去尝试永远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倾听、理解等能力,有时孩子的语言更容易理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这也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9加几》教学案例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