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的小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的简单现象。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归纳学习数学的过程。目前,低年级使用的教材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敢说 愿说 会说
《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的小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的简单现象。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归纳学习数学的过程。目前,低年级使用的苏教版教材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一大特点。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低年级开始就应尝试着教小朋友学会用简洁、清楚的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刚起步的学生把想清楚了的问题说清楚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数学语言特有的特点和一年级小学生在表达方面的不足,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对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就尝试着教小朋友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刚起步的学生把想清楚了的问题说清楚。我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培养。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学生敢“说”。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才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教学中应对“初学说者”或“说得不太好者”给予鼓励和扶助,使其充满信心,增大勇气,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如当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应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想,下次你一定能说的。”;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教师应帮助地说:“不错,如果你能注意到某个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当学生有独到见解时,更应该给予鼓励:“你真肯动脑,有新意。”如此坚持下去,学生“说理”定能大胆,而且不断完整,条理清楚。
二、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愿“说”。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教具、学具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合理说话。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可爱小兔要盖新房子了,小猪很热心,纷纷赶来帮它盖房子,希望帮它的房子盖得又坚固又漂亮。出示情景图,你们瞧他们做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在练习巩固阶段,我为了保持学生表达的高涨情绪,常常为他们设计一些游戏情景:“给小鸭戴帽子”、“过独木桥”、“我当老鹰捉小鸡”、“青蛙跳水”……在游戏中,小朋友十分乐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说”。
数学语言有三大特点:一是准确;二是简炼;三是严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应该通过训练,使他们能用准确的简炼的语言来正确表述。
(一)从模仿中进行叙述
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度的导师。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如:在小学一年级刚学加法时,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朋友折了1只纸鹤,另外2个小朋友折了2只,一共折了多少只?”让学生通过观察生动的画面,能复述以上内容,并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折的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即已知两个部分数,进而求总数。通过类似以上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不但能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还会根据课本或练习上的图,用语言表述图意,继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准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借助算式进行叙述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 、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的训练,理解其意。例如:9加7的计算方法: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得10,再加上6。通过数学语言的训练,在学生说的基础上,知道9加几的计算方法。从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和计算能力。又通过设计的各种练习,学生便会切实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
(三) 让学生借助插图进行叙述
我们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拥有许多漂亮生动的卡通图案,利用这些有利的素材,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教师在数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实物进行说的训练。如根据一幅图,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并正确列式;也可根据这幅图编出应用题,再列式解答,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如:教学小鱼图时。有学生说:“有6条鱼,又游来1条,一共有几条鱼?”我表扬这位学生说的很好,同时继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同一种图意:“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于是又有学生说:“左边有6条鱼,右边有1条鱼,一共有几条?”有学生说……通过对数学信息的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对同一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四)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叙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苏教版教材,不仅重视教师使用学具,还强调学生使用学具,加强了启发性和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操作,并注重在操作的过程中是思维与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心强,又好动,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解决某个问题时往往说不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根据这个特点,为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在教学各部分知识时,都要求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其目的是加强操作活动,并通过联想操作过程,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也就是内化为智力活动。要求“说一说”,就是要借助语言,把思维过程明确、清晰的表达出来,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密切联系着的。
如在教学一年级“同样多、多些、少些”时,首先让学生摆一摆,即先摆出4个圆形,再摆出和圆形同样多的三角形。许多同学都能很快摆出4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即启发学生想刚才摆的过程:你为什么要摆4个三角形?学生借助刚才动手操作的演示,组织自己较简单的语言;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一个对一个地摆就是同样多”,“同样多是一样多”。“圆形摆4个,三角形摆4个”等等。这样,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能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即理解了“同样多”的含义,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可从理想、兴趣、作用、意义等方面进行,给予 恰当的机会,创设数学语言场,语言氛围。教师平时就应注意指导 ,训练一批语言表达强的学生带动另一批学生,使全体同学都提高 ,最终达到准确、和谐的数学语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