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幻爱》我读《幻爱》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我读《幻爱》

现在,我读完了徐兆寿先生的《幻爱》。
我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是一切优秀作品所能给人们的特有感受之一。无论如何,徐兆寿先生是当今并不多见的几个善于脱俗和挑战正常人思维的作家之一。
先从书名说起。题为“幻爱”,名副其实。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杨树和中学时女同桌美丽(佟明丽)的网恋故事。小说精妙地运用“错位”手法,将整个爱情故事虚拟化,使之偏于柏拉图倾向:男女主人公虽然没有肌肤之亲,但是他们内心似乎是安然的--他们最终认为自己的爱情是正确甚至光荣的。为了虚幻,忘却现实;这是人性解放的悲剧之一。由于现实世界的不圆满,人们大都耽于幻想,可是虚拟世界的美妙赐予我们的快乐远远难及它所能够带给我们的痛苦之多。作品痛切地写道:“人在这个世上生活是多么不易啊!先是人的生存问题,等解决了这问题后,就发现很多病痛在等着你,而你克服这些病痛时,却发现精神也病了。”无庸置疑,幻爱本身就是人生痛苦之藤上结出的苦瓜。惟其味苦,才颇费思量,小说末尾写道:“--生活本来就是这样,都是过客而已,干吗那样认真?”似乎作者在无可奈何地想:当认真不能解决生活中如山之巨似毛之多的问题的时候,“不认真”亦不失为医治生活疾痼的良药。可见,幻爱之后是无所不在的幻灭感。事实正是如此,主人公在经历了虚拟情爱之后,不得不面对的是妻儿离索、情人死亡、自我漂泊的现实。因此,毋宁说,所谓幻爱只不过是一场并不美丽的错误而已。小说中巫江和“想死你”的悲
剧也再次明白无误地宣示了这点--网恋之虚幻正如幻爱之虚幻--作者的关注点和作品的意义于此可见。
如同一切伟大的作品一样,《幻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锐思想的单一,而且是生活本身的丰富。作品将真实完整的人生图景展示给了读者,这种真实,几乎可以面对任何挑剔的眼光,吸引一切敏感的眼球。在这里,主宰人物命运的上帝纯乎是欲望和偶然的合谋。当男主人公杨树对妻子哀怨地忏悔自己“灵魂出走了一次”不久,他那不安分的灵魂便永远地“出走了”。我们当然可以批评这点,但是,在漫漫人生之旅中,谁又能够完全逃避内心本我的强大反抗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种种痛苦令我们无处逃遁,因此生活中的“灵魂出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徐兆寿正是将这种充满缺失的心灵真实和人生真相剥露给世人看。在这部并不长的长篇惊世之作里面,我们发现了人生百相:多情人读出了情,道德家窥见了欲,医学者发现了知识,心理研究人员获得了启迪;当然,文学家不会不专注作者的为文之道。
作者并不以文学谋食,他凭对生活的理解和悟性驾御材料和抒写感受,写作的章法并不老道,但是,作者是善于创造的作家。小说在虚实的调度,气氛的营造,叙事的处理上是自觉“自为”的。作品不仅精细叙写了杨树和妻子程琦的繁重生活,而且精心描摹了杨树与美丽的虚拟情爱生活,更为精妙的是,作者的笔触并没有在这里止步,他用细腻的笔墨鞭披入内地开掘了杨树的内心世界。作品始终在探索实与虚的关系,甚至当写到历尽沧桑的杨树疲惫不堪、几于死亡地来到作品为他所设置的世外桃源西北偏西时,作者也没有忘记让他和轻风、暗影等坐而论道。有意思的是,作品的虚实与气氛、叙事等在节奏上是暗合的,这样一张一弛、有虚有实、夹叙夹议的小说格局使作品世界充满了张力,读者在阅读的受挫和激励的不断变换中获得了无穷的精神享受。
最后,作者的语言朴素而净美,并且富于哲思。作品在描述男主人公在妻子和情人之间选择的两难境地时,毫不犹豫地用了同样的话语:“你是我的宿命和生活!”这种一石二鸟的写法,在作品中比比皆是,不仅凸显了人物的精神实质--把杨树庸常生活中的无所不在的摇摆感描摹了出来,而且富含哲理,引起了读者共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我读《幻爱》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