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地位浅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地位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浅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地位

小学科学教学是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探究活动又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学科特点而言,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发展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身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实验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内容的兴趣。儿童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问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讲《营养要均衡》这课时,我提出学生平时十分关心的问题,哪种食物最有营养?怎样搭配我们的膳食营养,人们每天应吃什么?还应吃些什么?等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急于探索问题的答案。又如《沉与浮》这个单元,列举了生活中常常见到,但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现象。教材以活泼引人的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形式出现,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好奇心紧紧抓牢,让学生心甘情愿的静下心来探究个为什么。
因此,科学教学应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并分享到成功学习的乐趣,这样在课堂探究学习中会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也能有效地转变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验教学的材料要多样、简单、易操作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实验过程除了生动有趣,还要做到简单易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支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如学习《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在探究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条形、棒形、圆柱形、环形、马蹄形和棱形(指南针)等形状的磁铁,同时为他们提供水槽、泡沫塑料板、磁铁座、小车等器材。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教材本身要选取适合小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外,教师的导入语、情境的创设、实验步骤的指导都能起到降低实验难度的作用。如在《水的三态变化》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水蒸汽遇冷遇热的对比实验,来推断雨的形成,这两个环节的过度很重要。在教学中,我这样提问学生“如果热水变多,水蒸汽也会变多,当许多的水蒸汽遇到冷空气,会怎么样?”学生答:“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那么水珠越变越大,又会怎样?”学生答:“会从天空中掉下来。”“那就形成了什么?”“雨!”这一问一答,很自然的把实验现象同雨的形成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下一环节的假设,起到了降低难度的作用。
三、实验教学方式要有探究性,形式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因此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水的浮力》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大胆猜测塑料块上浮的原因。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很容易猜出:水对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托力——浮力。然后教师说:“不过,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不能作为定论。任何一个假设都要经过实验证明才能上升为科学的道理,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测是正确的呢?”问题一出,学生马上根据教师提供给他们的的材料,一边讨论一边开展了实验活动。
科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实验内容、方法、设计等方面的开放性。如在教学《摆》一课时,教材中原来安排要先了解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然后再来认识什么是摆,及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摆和摆动的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支架、细线等材料,让学生做一个摆,并达到每15秒摆动15下的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完成了摆的制作,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摆线长短、摆锤轻重的调节与摆动快慢的关系也一清二楚。这些独具个性的经历、体验是各不相同的,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
另一方面,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因为学生要认识、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取”科学的果实。因此在实验中许多具体内容(材料、步骤、方法等)都不应作硬性规定,要具有灵活性,这才有助于进行开放性实验。
四、实验教学实施要小组合作化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摆的研究》实验中,每个小组的操作员、记录员、计时员、汇报员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五、实验教学应注重应用性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做到学有所用,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我经常有意安排一些课外作业,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在课堂上提升出来的理性认识解释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实验过后的结论是理性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不常常利用这些学到的理性东西真正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小学生很容易把这些在实验课上获得的资源丢的一干二净。所以我们教师应对症下药,除了课堂上多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实验结论解释生活现象之外,更应注意实验教学的延展性。如《水珠从哪里来》一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总结出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珠的因素,但我并没有因此而罢手,而是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观察生活情节,看哪些事情用到了今天学到的知识,你是否合理的完成了这些事,并做好记录。教师可随时检查。实验教学的延展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达到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习目标。
总之,小学实验课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习惯于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在探索中学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浅谈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地位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