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利用寒假时间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部著作,感觉心灵再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真的很光荣,孩子就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师的工作就是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将他们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的崇高的职业,没有学识、品德、智慧等一把把“刻刀”在手,是不能完成艺术品的创作的。苏霍姆林斯基做的很好。我觉得以下几点很值得自己借鉴:
一、他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当其他的孩子被勒令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他却带孩子们去野外玩耍,在黄昏时分看着夕阳和云彩编着自己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建造城堡,去看望生病的老人……在这些过程中,他逐步地启发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他的理念是: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快乐,让他们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成为世界的探索者。其实,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而作为教育活动指导原则的教育理念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指导原则是正确的,才能根据教育过程中的条件确定教育活动的方式,最终达成理想的教育目的,产生好的教育结果。说到这里,想起一件事情:有一次在给低年级孩子上《小鸟的家》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观察各种鸟儿的家,我亲自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来到学校附近的田野。孩子们呼吸着原野的气息非常开心,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围着我问这问那。我带着孩子们围在树下仔细观察大树顶端的花喜鹊的家。孩子们欣喜的发现:花喜鹊可真灵巧,它的家外边是各种枝杈,里面是厚厚的软草,看上去又牢固又结实。然后我们又一起观察了麻雀的家,燕子的家……从孩
子们惊喜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内心的快乐!只有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开拓他们的视野,才能让他们在和大自然的亲近中愉悦的获取知识。
二、他“以智启智,以爱育爱”。有这样一首小诗:
美丽的大自然
春暖花开,
大地复苏。
草儿幽绿,
花儿鲜艳。
小鱼快活地游,
小鸟自由地飞。
树木挺直了身,
农人笑弯了腰。
啊,美妙的大自然,
真是一幅永看不厌的画卷。
大自然的儿女
春天,花红柳绿;
夏天,烈日炎炎;
秋天,天高云淡;
冬天,白雪纷飞。
每一个季节都有她独自的特点,
每一个季节都有她迷人之处,
每一个季节都是大自然的儿女。
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是呀。大自然是如此的美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通过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体现在潜移默化的生活影响上面。他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旅行,是因为身为教师的他自己首先感受到了大自然之美,并通过旅行发现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这种美的体验,如果他自己对此没有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没有在他的心中产生过激动、兴奋、美好的情感,那么,即使把孩子们带进森林和田野,他也无法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他说过,自然是孩子们语言、情感发展的源头。我想,只有自己对生活中的美时有发现、时有体悟,孩子们语言、情感的源头才能有“源头活水”。
三、他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心和热情。若没有这颗爱心,他不会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会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不会熟知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若没有这份热情,他不会费劲周折地去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跟踪调查以便取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正如他自己说的“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刻。而每当它精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回到你们身旁来。你们的欢声笑语就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呀!我想每个老师都会经历职业倦怠期,自己从教十几年了,日复一日面对忙忙碌碌的工作,也曾有过情绪低落的时候。每当自己感觉精疲力竭时看看这段文字,它便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于是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依然会激情澎湃的投入到工作中。
老师们,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把毕生的爱倾注到自己所爱的事业中去,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