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 “以会教会”“以爱育爱” “以会教会”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以爱育爱” “以会教会”

“以爱育爱” “以会教会”
郑云梅
——读特级教师李烈的《我教小学数学》有感
每个时代都有体现它自己特点的主旋律,都有一些致力与谱写主旋律的人,李烈,就是这样的人。自从听了赵校长关于北京二实小李烈校长的“以爱育爱”教育思想的培训后,我又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李烈校长的介绍,我已经成了她的fans, 她是那么亲切自然,犹如一杯好茶,品一口,浓香四溢,回味无穷。于是我到处收集和她有关的材料,终于有幸看到了有关她的著作《我教小学数学》。手捧《我教小学数学》,只一天我就读完了,细细品味,仍觉得不过瘾,又一遍读完了这本书,掩卷沉思,只觉得思绪万千,获益非浅。李烈老师虽然是一位特级教师,但是她却是那么的平和,就像我们的大姐姐。我总自己认为对教育事业还是很热爱的,但读了李烈老师这本书,发现自己的差距还是很大……
一、 用爱来打动学生
1、母亲的爱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李烈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校长,都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了浓浓的深情,所以才会写出最真诚、最美好的教育篇章。比如说李烈就把教师的爱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丛中汲取营养,学会本领。在教学中李烈对学生的爱引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在爱学的基础上,李烈引导学生会学,这样爱学、学会、会学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这一点相信所有有幸听过李烈授课的人都会有所感受。
2、严格的爱
李烈对学生不仅有母亲的爱,对学生还有严格的爱。她认为,无论是传统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是现代的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都需要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而言,许多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严格要求是完全必要的。这种严格要求完全是为了促进孩子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严格要求也就没有爱。在数学教学中李烈努力从三方面体现这种充满爱意的严格要求:一是要“严之有理”,二是要“严之有度”,三是要“严之有爱”,正因为如此,所以李烈教的学生都是亲其师,信其道。
3、换位的爱
李烈还经常站到学生中间来,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她和学生的交往不只局限在课堂40分钟,上完课经常和学生海阔天空的聊聊,有时还跳皮筋,做游戏,还常常不定期的让学生把意见写在小纸条上,她每次都认真听取并改正,所以和学生的心贴的更紧了,李烈这种忘掉自己是教师,完全是以一颗童心在心理上和学生相容,这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信任,是一种真正的师生情。
二、 以自身的会教会学生的会
对于所有的小学教师,每节课的可用时间是相同的,都是40分钟。但是,同样的可用时间,不同的老师使用效率却不一样。而李烈却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发自内心地想方设法教好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了使学生会学。
比如说:她的课堂上允许学生先说话,让孩子们总结,坚持低起点、高终点,在混淆中找真知,在对比促理解,在联系中优化认知结构等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求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爱学习、会学习、乐学习,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和学会做人。
读了这本书,我在想,在自己的工作中,在学校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要学习思考的东西…… 联系到我们的新课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学生的思想在变、学习方式在变,但在这些变化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扭曲的,甚至是违背规律的,读了李烈的书后,我们会进一步将自己对教育事业、对孩子的爱,化做具体的行为,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如何深钻教材、如何以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活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抓好细节,落实要求的同时创造出“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互动课堂,同时学习实践,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总的来说,《我教小学数学》这本书对于无论是像我这样在教育干了十几、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及领导,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不仅仅因为文字通俗,流畅,更因为它是李烈老师在一线教学生涯的一些宝贵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作者的教育、教学思想深刻体现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以爱育爱” “以会教会”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