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材料该由谁准备科学材料该由谁准备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科学材料该由谁准备

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材料由谁来准备,老师准备和学生准备分别有何优势、怎样呈现这些实验材料,怎么利用,都是很有讲究的。

比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为了引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矛盾,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老师完全可以在课前备好一些能引发争议的材料,使学生更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如:在让学生通过电路检测,判断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缘体时,有不少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展开的牙膏皮”这样的材料,有的实验小组把导线连接在有漆的那一面,所以他们做出的判断是牙膏皮是绝缘体,而有的实验小组把电线连入的牙膏皮的内壁,金属的那一面,所以他们不服气地反驳:不对,牙膏皮是导体!这时,老师千万不要当裁判,而应该把解决矛盾的机会继续交给学生,把这持不同意见的组叫到台上去做实验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判断。这样,科学的结论就不言自明了。牙膏皮有漆的一面是绝缘体,没漆的一面是导体。这说明由老师准备材料有它有利的一面,那就是能利用这个职务之便,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必要时还可根据需要给学生在材料上设置一定的学习障碍,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争论,把学习引向深入。

当然也有的老师,因为自己在准备材料时,是无心的,结果就出象在课堂上出现这类争执时,老师感到非常意外,一时居然也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以自己的思维定势强行的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用一句: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做为搪塞。同样是上《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有一位老师为学生准备的学习材料里边有插头,结果有的组让电路通过插头的同一金属柱片时,他们发现小电珠亮了,(课件示电路连接示意图)于是由此做出了插头上的金属片是导体的结论;而另一小组把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插头的两个金属片上,小电珠没有亮(课件示电路连接示意图),他们依据事实下了一个不同的结论:插头上的金属片是绝缘体。非常遗憾的是,这老师得知学生实验得出这样不同的两个结论之后,脑海里一下出现了空白,他自己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没能及时地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只好用一句:插头上面的金属片是导体,灯泡不亮的小组可能是实验方法还没掌握好,回家以后你们再动手试一试,好吗?

这一方面说明,老师准备材料时,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预计,而临时做出了不恰当的反应。因此,我们以后上这样的课,一定要对自己准备的教、学具材料的性质做到心中有数,课上要求学生做的实验最好课前自己都认真的做一做。万一课堂上出现出乎自己意料的事情,也要做到不急不躁,从容应对。走近学生耐心倾听并观察他们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了解他们学习的状态,了解他们答案背后的真相,给予正解的引导。

那么,如果学习的材料由学生来准备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以《果实的共同特征》这一课的学习来说吧,如果我们在新课之前,就用简单的一句话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下节科学课,请每个同学任意地带一样果实到学校来。那么,到时候你(我们可以)从学生所带的学具当中,就能较快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学习新课之前在头脑中对果实的认知是怎样的,他们认为哪些是果实,一目了然。学习之后,再让学生自己来一次反思,学生对什么是果实的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其实,不仅有这一个方面好处,现在我们的班额一般都很大,如果什么材料都由老师来准备还真不容易,有些是一个人的力量所办不到的,但几个平行班,每个班的学生带一点来,可能用在一个班里就差不了多少了。所以,我们平时也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校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一学习资源的活来源。

另外,平时,我们要注意实验器材的收集和积累,分类存放并做好必要的登记,制定一定的学习材料使用规则,让学生在注意保护的基础上用好这些材料,方便以后的教学。

关于实验材料如何呈现的问题,我想凡当过几年自然老师的人都知道,自然课也好,科学课也好,不到必要时,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学习材料过早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不利于学生听课时注意力的集中,而且还容易左右孩子们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形成干扰。因此,我们说,没到必要时,我们最好把学习材料隐蔽起来。

怎么调控好实验材料在课堂中的多次运用呢?常常在一堂课上,学生不只一次地要用到某些实验材料,但又不是连续用到,而是做一段时间之后,必须停下来听老师讲解小结之后才又会用到,可这时很多孩子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停不下手中的实验,不停地把玩桌上的材料,使得学习很低效,怎么办?

有两个办法,一是将听课区与实验区分开,这在公开课上比较容易做到,因为公开课,人少座位的摆放比较自由。二是由实验组长协助做好材料的调控工作。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一般采取前后座四人或六人组成一实验小组,由实验组长协助做好材料的调控工作。每次实验四人或六人组里按轮流的原则,推一位同学上台领取探究材料,这同学也因此而被确定为本次实验的组长。人经常在变,但职责是固定的。那就是组长不仅要负责材料的收发、负责安排同学分工协作开展实验,而且在老师喊停时,要很快让组员们都停下实验,集中注意力听课。

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随之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做实验记录。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上自然课时是否坚持让学生做实验记录,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报告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吧。

首先、实验报告单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实验的目的,减少实验操作的盲目性。

小学生爱上自然、科学课、更爱上实验课,对实验课有着极高的兴致,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实验课好“玩”,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正因为如此,往往会出现学生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拿着实验器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结果让学生汇报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时,他们却无从说起,这样的实验没有质量。因此,我认为实验报告单能很快地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减少实验的盲目性,使他们很快进入实验的准备状态。比如,我在上《怎么加快溶解》一课时,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通过讨论,在实验记录单上明确地写清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应该保持相同,哪些条件应该不同,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成为了行为的先导,确保了实验的科学与高效。

其次、实验报告单能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有利于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研究。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一拿到实验材料就马上动手操作,这时他们的意见常常会互相“打架”,有的人想先做这个,有的人又要做别的,大家互不礼让,这样实验就很难进行下去,同时也会使整个课堂显得吵吵闹闹的。而实验报告单能把实验的大致顺序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要做实验必须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组长也知道如何进行任务的分配,使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他们都能有序地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第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引导学生详细地描述实验现象是自然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见到学生答非所问、条理不清。而实验报告单能让孩子们把观察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和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进行讨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整理、归纳、交流,使多数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汇报起来有条有理。

第四、可以把集体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土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记录单,对学生进行分工,轮流当记录员和操作员,这样就给了学生更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之间彼此交流、相互协作,促进了他们的共同发展,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学会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这样就可以把大家的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有利于教师发现实验中所遇到问题并及时改进实验方法。

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由于时间等原因这些问题又不能在课堂上一一给他们解答,因此,我们不妨在实验记录单的后面留下一些空白的地方,让他们把这些问题写在上面。这样,我们在检查学生填写的记录单的时候就能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知道学生哪些地方还不太清楚或者实验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有利于我们对教学进行改进和总结。

至此,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受,在我们的实验教学中,实验记录单这东西可不容忽视。的确,实验报告单设计的好坏对小学生观察实验的成败可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也往往看重这张纸片,有时宁可观察实验匆忙草率,实验报告单也要“精益求精”。(实物投影仪示传统实验报告单)就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张实验报告单一样:实验名称、目的、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等,一应俱全,一心想让学生将所有的学习内容全部掌握下来。殊不知,学生一心想着完成实验报告单(因为这是老师要检查的“硬件”作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行研究水平的发挥。试想想,如果学生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里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完成这样的一份实验报告单的填写,还能有多少时间去听课、思考、动手操作、分析总结呢?尤其是三年级的孩子,就算是心里对于实验的程序很清楚,也未必表达得出来。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实验报告单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前多花一些心思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的特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设计实用且便于记录的实验报告单。将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用贴近儿童的语言或图表改造成探究学习的“记录卡”。让孩子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甚至是自己喜爱的方式如实、高效地做好探究记录。力求实用、简洁,能一目了然地归纳探究的方法及现象,便于学生利用它分析、归纳并总结出实验结论。

是不是有了实验报告单,它就一定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例: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的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边用电路做导体和绝缘体的检测,边将测试后的材料放入桌上的两个小篮中。课后的评课活动中,有老师认为这样做挺麻烦,完全没必要。那么那位上课的老师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他原来也想过就让学生将检测后的材料分两堆摆放桌面上,但他发现这样一来,学生汇报时,根本不看那张辛辛苦苦填写的实验报告单,而是望着那两堆实物一样一样的汇报:是导体的有剪刀、钥匙、硬币等等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对于什么是导体仍然只能通过具体的物体来表述的,致使写实验报告单完全流于了形式,而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位老师在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要求学生每次测试之后将材料收入小篮中,做答时试着从实验记录单所记录的信息中去归纳、去总结。不出所料,很快就有孩子发现凡金属材料都是导体。事实证明:实验报告单能简洁明了地把学生收集、整理的一些实验方法、现象、数据简洁、明了的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大家都知道,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我们从这位老师的身上能感觉到:她对于孩子们良好学习品质、习惯的培养真真正正做到了从小处着眼,尽可能创造条件去落实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科学材料该由谁准备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