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是郭沫若的一部什么思想特色的诗集()。《瓶》是郭沫若的一部什么思想特色的诗集()。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瓶》是郭沫若的一部什么思想特色的诗集()。

(1)【◆题库问题◆】:[单选] 《瓶》是郭沫若的一部什么思想特色的诗集()。
A.爱国诗集
B.革命诗集
C.爱情诗集
D.哲理诗集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文革“十年”文学

【◆参考答案◆】: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

(3)【◆题库问题◆】:[填空题] 文学革命初期白话诗和小说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具有()、白话诗诗味不足、小说艺术性不高(除鲁迅)、具有开创性质。

【◆参考答案◆】: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倾向;鲜明的时代气息

(4)【◆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一部分在以前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样板戏",又重新开始与观众见面,一方面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另一方面也遭到一些在"文革"中经受了苦难的老一辈文艺家的指责。《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沙家浜》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在一场战斗后立即转移,将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留在了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中共江苏常熟县委委员陈天民,又将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参谋长刁德一,暗中与日本侵略军勾结,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将新四军伤病员藏在芦苇荡中,并在沙老太太和沙七龙的协助下,利用胡传奎和刁德一的矛盾,与之周旋。郭建光等伤病员痊愈后,趁胡传奎结婚之机,在阿庆嫂的接应下,一举歼灭敌人。50年代末,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崔左夫的革命回忆录《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改编成沪剧《碧水红旗》执笔文牧,1960年公演时改名《芦荡火种》。1963年秋,江青在上海观看了演出,将它推荐给了刚从港澳演出归来的北京京剧团,并要求他们尽快改编成京剧。接受任务后,团里决定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改编剧本,李慕良等设计唱腔,萧甲、迟金声导演,赵燕侠、高宝贤、周和桐分饰阿庆嫂、郭建光和胡传奎,并突出地下斗争的主题,改名为《地下联络员》。但因仓促上马,北京市长彭真、总参谋长罗瑞卿陪同江青观看彩排时,大家都不满意。为了改好剧本,北京市委将编剧们安排到颐和园,因为这里拥有阳澄湖同样美丽的湖光山色,并调回了正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片的著名老生潭元寿、马长礼等,安排剧组到部队体验生活。1964年,又借上海剧团赴京演出沪剧《芦荡火种》之机,组织大家观摩学习,并重新改用原名:《芦荡火种》。1964年3月底,彭真观看后,大加赞赏,立即批准对外公演,结果连演百场,盛况不衰,特别是"智斗"一场,精彩绝伦,《北京日报》专门发表了"社论"和许多评论。1964年4月,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前,江青从上海赶回北京,观看了演出,但对剧团"提前"公演大为不满,随后又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方案。但剧组还没不得及修改,这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修改一事不得不暂停。1964年7月23日,在观摩大会期间,毛泽东、彭真、潭震林、康生等观看了演出,并上台与演员握手和合影,以示祝贺。几天后,江青到剧团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加强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剧名改为《沙家浜》为好。"因为"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江青强调说:"突出阿庆嫂?还是突出郭建光?是关系到突出哪条路线的大问题"。也就是说,突出阿庆嫂就是突出刘少奇负责的白区地下斗争,突出郭建光就是突出毛泽东领导的红区武装斗争。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郭建光增加了不少成套唱腔,且十分精致耐听,就他在舞台上占据的时间而言,足以与阿庆嫂平分秋色;二是将原剧本中由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新娘的队伍混入敌巢,改为郭建光等人连夜奔袭,攻进胡府。"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在形式上,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巴金系列中篇《火》三部曲又被称为()

【◆参考答案◆】:《抗战三部曲》

(6)【◆题库问题◆】:[填空题] 曾在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编辑《红黑》、《人间》等杂志的作家是()

【◆参考答案◆】:沈从文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亭面糊”与陈先晋都是《山乡巨变》里“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提示:小说中的"亭面糊"盛佑亭是"中间人物"的代表,也是作者在小说中着重表现的人物。他出身贫农,勤劳善良,坦率天真,也乐于为公家做事;但又随遇而安,爱打小算盘,无主见,随风倒,好吹牛,爱骂人,还贪嘴,总想发威风却毫无威信。特别突出的是好虚荣,本来他自己对入社有顾虑,但又想表现自己进步,在向儿子口授入社申请时,就把不愿入社的责任全推到老婆身上:"我本人跟我的崽女都愿入社,只有婆婆子开头有点想不开。我婆婆子讲,‘搭帮共产党,好不容易分了几丘田,还没作得熟,又要归公了。’"这种热爱刚分到手的土地,怕入社后受别人影响又要受穷的想法,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思想。对于这种大事清醒、小事糊涂的人,作者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喜剧人物,是充满善意的嘲笑,最多也只是通过小孩子们自编自演的儿歌给予讽刺而已。周立波说:"面糊是我们这带乡间极为普遍的性格,我们一位邻居恰巧是具有这种性格的鲜明的特征的贫农。但书上也不全是写他,我碰见的面糊不止他一人"。贫农陈先晋与"亭面糊"的情况十分相似,然而,他不再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而是更多地代表了当时农民的真实思想与心态。祖上几代人都曾发狠做活,却越做越穷,直到解放后分到土地,发家梦都才有了实现的可能。他自己在犁耙功夫方面是一把好手,儿子大春和孟春、女儿雪春都是青年壮劳力,如果自家单干,肯定可以先富起来。但是,现在却号召入社,要上交土地,几代人的梦想又将成泡影。作者在正篇的第13章"父子"、第14章"一家"、第15章"恋土"和第16章"决心"中,对于这位老农在精神上的痛苦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同情,充分表现了老一代恋土的农民在走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时艰难的心路历程。因此,这个形象受到湖南广大农民的普遍喜爱。

(8)【◆题库问题◆】:[填空题] 被黄金枷锁严重扭曲人性,变态到扼杀子女姻缘,戕害媳妇、儿妾的病态人物形象是()。

【◆参考答案◆】:曹七巧

(9)【◆题库问题◆】:[单选] 在孤岛上海,以当时现实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剧作家是()。
A.夏衍
B.于伶
C.田汉

【◆参考答案◆】:B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刘禹锡《琵琶行》

【◆参考答案◆】:转轴拨弦三两声;似诉平生不得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瓶》是郭沫若的一部什么思想特色的诗集()。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